丁基疏水色谱柱是一种基于疏水相互作用原理设计的液相色谱柱,广泛应用于蛋白质、多肽、抗体等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。其核心在于固定相表面键合的丁基基团,这种短链烷基(C4)提供了适中的疏水性,既能有效吸附目标分子,又避免因疏水性过强导致分子变性或难以洗脱。该色谱柱通常以硅胶或聚合物为基质,表面键合丁基基团形成疏水层。填料粒径较小(如2.5μm或5μm),孔径分布均匀,确保高分离效率和分辨率。
1、冲洗系统管路
断开色谱柱与系统的连接,用实验所用的起始流动相(与色谱柱保存溶剂兼容的缓冲液,如含低盐浓度的磷酸缓冲液)冲洗输液泵至检测器的管路,流速1-2 mL/min,持续5-10分钟,目的是排除管路中的气泡、残留杂质或前次实验的缓冲液,避免污染色谱柱。
2、排气泡处理
若流动相或管路中存在气泡,需打开泵的排气阀(purge阀),以3-5 mL/min的流速排气,直至流出液无气泡(观察管路中无明显气泡涌动),关闭排气阀。
3、连接色谱柱
确认方向:色谱柱上标有流动相的流向(通常为“IN”→“OUT”,即从进样端到检测器端),务必按方向连接,不可反向安装(反向会导致柱效显著下降)。
低死体积连接:
用手拧紧色谱柱入口端(IN)与系统出口管路的接头,确保对准中心,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螺纹损坏。
用扳手轻轻加固(通常拧紧1/4圈即可),防止漏液(注意:不同仪器接头规格可能不同,需匹配合适的ferrule,如PEEK材质适合低压系统,不锈钢材质适合高压系统)。
同样方法连接色谱柱出口端(OUT)与检测器入口管路,确保连接紧密,无死体积(死体积过大会导致峰展宽)。
4、柱平衡(关键步骤)
打开输液泵,以低流速(如0.2-0.5 mL/min)启动流动相,让流动相缓慢进入色谱柱,持续5-10分钟,目的是避免突然的压力冲击损坏固定相颗粒。
逐渐提高流速至实验所需流速(如1 mL/min),继续平衡色谱柱,平衡时间根据柱长和流动相性质而定,通常需30-60分钟(或直至检测器基线平稳,如紫外检测器基线波动≤0.1 mAU)。
平衡过程中,密切关注系统压力,正常情况下,新柱的压力应低于制造商标注的最大耐受压力(通常HIC柱最大耐压为10-20 MPa),若压力异常升高(如超过最大压力的80%),需立即停机检查,排除管路堵塞或连接不当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