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子色谱仪是一种基于离子交换原理的高效分析仪器,主要用于检测无机阴/阳离子、有机酸、有机胺及离子型有机物,具有选择性强、灵敏度高、多组分同时分析、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,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、食品检测、医药临床、电子工业及科研领域。
其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实现样品中离子的分离。样品溶液进入色谱柱后,不同离子因与树脂的亲和力差异,在柱内滞留时间不同,从而实现分离。分离后的离子经抑制器降低背景电导(如将强电解质的Na₂CO₃流动相转化为低电导的H₂CO₃),大幅提升检测灵敏度,最终由电导检测器将离子浓度转化为电信号,形成色谱峰,通过峰面积/峰高与标准品对比,计算出样品中目标离子的浓度。
一、温度与湿度
温度:
推荐范围:20°C~30°C,最佳工作温度通常为25°C±2°C。
重要性:温度波动会影响色谱柱的保留时间、电导池的电导率以及泵的流速稳定性,导致基线漂移、保留时间不重现和定量不准确。
要求:实验室应配备稳定的空调系统,避免阳光直射仪器,远离热源(如烘箱、水浴锅)。
湿度:
推荐范围:20%~80%RH,无冷凝。
重要性:湿度过高可能导致电路板受潮、短路或霉变;湿度过低则易产生静电,干扰电子信号。
要求:避免将仪器放置在潮湿区域(如水池旁)。在潮湿季节或地区,建议使用除湿机。
二、电源要求
电压与频率:
通常要求AC 220V±10%,50/60 Hz。具体参数需参照仪器型号的说明书。
电源稳定性:
必须使用独立、专用的电源插座,避免与其他大功率设备(如离心机、微波炉、烘箱)共用同一电路。
强烈建议配备在线式UPS(不间断电源)或交流稳压电源,以防止电压波动、瞬间断电或雷击对精密电子元件(如泵、检测器、控制板)造成损坏。
接地:
电源插座必须有良好、可靠的接地(接地电阻<1Ω)。这是保障操作人员安全和仪器稳定运行的关键。
三、环境清洁度与空气
清洁度:
实验室应保持清洁、无尘。灰尘会堵塞仪器的通风口、散热器和精密部件(如泵头、进样阀),影响散热和运行。
避免在仪器附近进行会产生大量粉尘的操作。
空气环境:
避免腐蚀性气体:远离酸雾、碱雾、有机溶剂蒸气等腐蚀性气体。这些气体会腐蚀仪器的金属部件和电路。
通风良好:虽然仪器本身不产生大量有害气体,但良好的通风有助于散热和维持空气清新。
避免强电磁干扰:远离大型电机、变压器、无线电发射设备等强电磁源,以防干扰仪器的电子信号。
四、工作台与空间
工作台:
必须放置在坚固、平稳、水平的实验台上。振动会影响泵的流速精度和检测器的稳定性。
台面需能承受仪器的重量(通常离子色谱主机、自动进样器、抑制器、检测器等总重较大)。
空间要求:
散热空间:仪器四周(尤其是后部和侧面的通风口)应预留足够的空间(建议≥15-20 cm),确保空气流通,利于散热。
操作与维护空间:前方需留出足够空间以便操作面板、更换色谱柱、连接管路和日常维护。
试剂与废液空间:为淋洗液瓶、再生液瓶(如使用抑制器)和废液瓶预留位置。
五、其他要求
防震:
远离振动源(如离心机、水泵、空压机)。必要时可使用防震台。
安全:
实验室应有良好的消防设施。
操作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,了解仪器操作和应急处理程序。
